查看: 44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BOSS级别的人来了!

[复制链接]

升级   4.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大人
风飞扬 发表于 2009-11-27 00: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会员

x
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报道!!!!!!!

升级   80%

2楼:沙发
chinaphp顺 发表于 2009-11-30 18:23:31 | 只看该作者
轻轻揿下按钮,CD机里飘出埃尔顿·约翰那首《风之烛》令人荡气回肠的旋律,眼前仿佛再现了发生在三年前的悲剧性的一幕:英国王室最美丽、最受公众爱戴的一位女性戴安娜王妃转瞬间在巴黎街头香销玉殒,她的生命如此脆弱,就像风中的蜡烛。回顾绵延千年的英国王室,即便是贵为女王的伊丽莎白和维多利亚等,也不能从容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戴安娜们的悲欢,让我想起南宋陆游的千古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戴安娜王妃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英帝国都是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在大英帝国发迹和升腾之初,是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亲手引导偏处一隅的不列颠战舰驶向大洋,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 伊丽莎白一世   如果亨利八世(1491-1547)活着看到英国在他女儿统治下所取得的辉煌,他一定会无地自容。比较父女二人的作为,惟一的共同点就是有着一样的抱负:建立大英帝国的霸业。亨利八世虽然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但他生性乖戾、狭隘、多疑,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他不惜将所有可能对其王位构成威胁的英国贵族处死。亨利八世一生结了6次婚,又以种种借口把其中的两任妻子送上了绞架,其中一位便是伊丽莎白一世的生母安妮。好大喜功的亨利八世在碌碌无为中死去,身后留下的是一个民穷财尽的烂摊子。 亨利八世画像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被史学界公认为英格兰历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从1558年登基至1603年逝世,伊丽莎白在位45年,这45年完全可与后来的“维多利亚盛世”相媲美。在她统治下,英国海军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在北美开拓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伦敦交易所开业;东印度公司成立……在其统治期内,英国的文学艺术也空前繁荣,涌现了莎士比亚、培根、克里斯托夫·马洛、埃德蒙·斯宾塞等许多名垂青史的作家。在伊丽莎白一世以69岁之龄辞世时,英国已取代西班牙成为居领导地位的欧洲大国。   与后世的许多英国王室的女性一样,伊丽莎白一世多愁善感,在感情上遭受了诸多挫折,她甚至为了国家和王室的利益,终身独守闺阁。在她生前身后,许多人都感到费解,甚至怀疑女王生理上有缺陷。举国上下都希望能够喝上女王的喜酒,国会恳求她与任何她所心仪的人结好,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她认为,如果她要嫁给当时刀剑相向、互为水火的法国或西班牙的君主,英格兰必然要选择支持其中的一方,从而将自己卷入战争,为此,她甘愿牺牲自己。臣民们尊敬地称她为“处女女王”,为表示对她的尊敬,第一块英国殖民地的发现者瓦尔特·罗利把大洋彼岸的这块殖民地命名为“处女地”,即今之美国弗吉尼亚州。   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英国王室经历了风雨飘摇的300年。此时,另一位伟大的女性担负起中兴大英帝国的重任,她便是出自汉诺威王朝的维多利亚一世(1819-1901)。汉诺威王朝是一个具有日耳曼血统的英国王朝,该王朝的第一位君主汉诺威选侯乔治·路易于1714年成为英国国王,称乔治一世。1837年,威廉四世死后,他的刚刚18岁的侄女维多利亚即位,成为汉诺威王朝的末代君主。维多利亚生于伦敦肯辛顿宫,父亲是肯特公爵爱德华,母亲是德国公主。但维多利亚只享受了8个月的父爱,父亲便离开了她。此后,小维多利亚一直在舅父利奥波德(后来出任比利时国王)的教育下成长。   在维多利亚的统治下,大英帝国的疆域不断扩展。虽然北美殖民地在此期间脱离英国独立,加拿大也获得了**上的自治,但加纳、尼日利亚、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罗得西亚和斯威士兰等非洲国家相继沦为英国殖民地,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保证海路的畅通,英军又占领了埃及。1877年新年,维多利亚被宣布为印度女王。   有历代名相的辅佐,才华并非出众的维多利亚一世有幸成为英国历史上和平与繁荣的象征,但婚姻的阴影却笼罩了她的大半生。1840年,登基仅三年、亲政伊始的女王与表哥、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阿尔伯特亲王结婚。两人感情深厚,始终恩爱如初,其家庭生活成为英国的典范。但阿尔伯特亲王1861年的早逝改变了维多利亚的生活,她至死也未能从亡夫的阴影中走出来。阿尔伯特亲王去世后,维多利亚女王便从公开场合退隐,她终生穿着黑衣,以示对逝去的爱人的追忆。悲哀中的女王并未废弃朝政,只不过隐身幕后进行管理。   维多利亚一生共生育了8个孩子。按门当户对的婚配原则,她将所有的孩子都与欧洲的其他王室联姻,如长女维多利亚嫁给了霍亨索伦家族(该家族是勃兰登堡-普鲁士及德意志帝国的主要统治家族)的弗里德里希三世,弗里德里希三世日后成为普鲁士国王和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即是她的亲子,拥有众多的王子、王孙和王室姻亲,所以维多利亚一世又享有“欧洲的祖母”之誉。维多利亚女王消息灵通,这对她调解国与国之间的危机颇有裨益。   维多利亚一世在统治英国长达60多年后,于1901年去世,但她开辟的“维多利亚时代”却一直延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841年出生的王储爱德华七世(1841-1901)在苦苦等待数十年后终于登上了王位,此时他已年近六旬。漫长而近乎无望的等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爱德华的少年壮志,他对女人和马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治理国家的兴趣。这一点,维多利亚一世恐怕难辞其咎,她在对爱德华七世的感情上存在着一种病态的敌意。爱德华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出生仅一个月便被母亲封为威尔士亲王。但阿尔伯特亲王之死,销蚀了女王对长子的慈爱,她固执地认为时任陆军军官的爱德华应对父亲的死负部分责任,为此,她一直不允许王储掌管国家、宫廷和王族的任何事务。 爱德华七世   失去母爱的爱德华七世却极受人民的爱戴,这多少弥补了他在感情方面的缺憾。人民爱戴国王,不仅是因为他和蔼可亲、讲究衣着、喜爱交际,更主要是由于爱德华七世留下的一份**遗产。爱德华七世在**上的最大成就便是与法国签订了一个协约,该协约确保了日后英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结盟,联手对付爱德华七世的外甥威廉二世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同盟“协约国”即源于此。1914年的9月5日,英、法、俄在伦敦签订协议,协约国正式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之后,大英帝国的王徽也黯淡了许多,昔日扬威四海的圣托里尼日不落帝国已呈日暮西山的衰颓之势。在世人的眼里,温莎家族的后人只能在情海中兴风作浪。甚至有人预言,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伊丽莎白二世将成为温莎王朝的末代女王。英国王室果真已弱如风中的蜡烛,疾风过后便灰飞烟灭,只留下一缕幽香让人回味吗?王室中人不这样认为,至少即位之初的伊丽莎白二世不这样认为…… 伊丽莎白王后与乔治六世全家福   温莎公爵挥挥手,告别了英格兰,在潇洒和哀怨中离去。其弟阿尔伯特在仓促之中接过了胞兄的权杖;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鲍斯-莱昂也从未奢望有朝一日能够母仪天下。当初她甚至拒绝了阿尔伯特的第一次求婚,只因为她讨厌镁光灯下的生活,但现在,为了国家和王室,她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丽莎白王后表现得非常英勇,连希特勒都咬牙切齿地骂她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女人”。战争期间,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的两个女儿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均住在温莎堡内。在战争进行到最惨烈的阶段,伦敦人每日都在空袭警报声中艰难度日。为安全起见,罗斯福总统曾要求印尼旅游 王后把公主们送到美国去,伊丽莎白王后予以婉谢:“没有我的相伴,公主们不会离开祖国;没有国王的相伴,我不会离开祖国;而国王当然是永远不会舍祖国而去的。”   不久前在其百岁华诞的盛典上,人们又看到了王太后蹒跚的身影。在这位百岁老人满脸的皱褶中,褪去的是青春和美丽,保留的是岁月和历史。 王太后和女儿共庆其百岁生日   纳粹德国的崩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满身疮痍的大英帝国随之又步入了另一个艰难、飘零的岁月。战后,昔日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相继弃旧主而去,追求自己的新生。南爱尔兰和印度半岛相继独立,非洲英属殖民地追求自由的斗争也风起云涌。1948肯尼亚旅游 年英国被迫从巴勒斯坦撤出,从而为以色列建国开辟了通途。到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二世继承王位时,昔日的大英帝国已沦为一个仰人鼻息的二流强国。 伊丽莎白二世   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的伊丽莎白在白金汉宫长大,曾先后获得伦敦大学音乐学士、牛津大学民法学博士、威尔士大学音乐博士、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是英国历史上获得学位最多、最高的女王。她在语言方面的天赋更是让人咋舌: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可惜的是,女王的才华因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无从施展。   与父亲登基时的情形相仿,伊丽莎白也是在匆忙之中被推上国王的宝座的。1952年2月5日,伊丽莎白公主夫妇正在肯尼亚旅行,下榻在阿伯代尔森林猎物保护区一个著名的“树顶酒店”。次日拂晓,一名副官匆匆来报:乔治六世溘然长逝,伊丽莎白巴厘岛公主已是大不列颠、英国自治领及其海外属地的女王了。此时,她年仅26岁。   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盛大的加冕仪式在伦敦举行,加冕仪式首次通过电视向全世界现场直播。伊丽莎白以一袭简朴的素白无袖长袍,开始了她的王者生涯。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女王,国家对她而言是至高无上的。为此,她认真地履行其自助游责任和义务。她每天都披阅文件,每周接见内阁首相,每年11月头戴王冠、手执节杖、身着盛装步入上院,在那里宣读由首相准备的议会演说。尽管出生日期是4月份,但女王直到6月份才允许为她祝寿,因为6月份是皇家活动最频繁的月份。在“嘉德节”这一天,佩戴着嘉德勋章(1350年爱德华三世颁发的系在左膝下方的英国最高级勋章)的骑士们齐集温莎堡,女王在万众瞩目下为杰出人士授勋。不久,著名的皇家阿科斯特赛马又在伯克郡的阿科斯特镇举行,那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赛事。   年复一年,女王以不倦之躯参加一项项公务活动。她每年要出席14次类a href="http://www.caissa.com.cn/ly/MalaysiaTourism.htm">马来西亚旅游 似“嘉德节”这样的颁发奖章和勋章的典礼,此外还经常代表王室去国外进行公务旅行。   女王虽然名义上是英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宗教领袖,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但实际上是统而不治,真正的权力完全在内阁,女王只不过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而已。女王所有的政务活动均由内阁安排,任命高级官员必须依照首相和内阁的建议。每届议会开会时,女王的演说词由首相代拟等等。按照现行的英国法律,如果将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呈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在上面签字。爱德华八世就曾抱怨,作为国王却无权去爱一个自己喜爱的女人。   相形之下,伊丽莎白二世的爱情和婚姻就比较圆满、如意。早在1939年随父王视察达尔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时,女王就认识了其远房表兄、希腊和丹麦亲王菲利普,并立刻爱上了他。1947年7月9日二人订婚,同年11月20日在西敏寺教堂完婚。当日,乔治六世即封菲利普为爱丁堡公爵。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很快生了两个孩子:查尔斯王子生于1948年11月14日,其妹安妮公主生于1950年8月15日。此后直到1960年,安德鲁王子才姗姗来到世上。最小的王子爱德华则于1964年出生。   查尔斯1981年7月29日与戴安娜·斯宾塞结婚。这也是英国王室成员第一国际合作交流次与本国人和非王室成员结婚。其实,戴安娜也是身价不菲:其父斯宾塞伯爵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时曾担任其侍从武官;戴安娜的祖母则当过王太后的侍女。由于戴安娜雍容华贵的气质,她立即征服了世人的心,成为人们“心中的女王”。在圣保罗天主教堂举行的世纪婚礼引起了举世轰动,有7亿人通过电视机观看了这对新婚情侣是如何允诺终身相守的。但此时,也许除了他们自己,无人能预料到10年之后,这对梦幻般的情侣便同床异梦。

升级   80%

3楼:板凳
chinaphp顺 发表于 2009-11-30 18:23:49 | 只看该作者
轻轻揿下按钮,CD机里飘出埃尔顿·约翰那首《风之烛》令人荡气回肠的旋律,眼前仿佛再现了发生在三年前的悲剧性的一幕:英国王室最美丽、最受公众爱戴的一位女性戴安娜王妃转瞬间在巴黎街头香销玉殒,她的生命如此脆弱,就像风中的蜡烛。回顾绵延千年的英国王室,即便是贵为女王的伊丽莎白和维多利亚等,也不能从容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戴安娜们的悲欢,让我想起南宋陆游的千古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戴安娜王妃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英帝国都是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在大英帝国发迹和升腾之初,是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亲手引导偏处一隅的不列颠战舰驶向大洋,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 伊丽莎白一世   如果亨利八世(1491-1547)活着看到英国在他女儿统治下所取得的辉煌,他一定会无地自容。比较父女二人的作为,惟一的共同点就是有着一样的抱负:建立大英帝国的霸业。亨利八世虽然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但他生性乖戾、狭隘、多疑,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他不惜将所有可能对其王位构成威胁的英国贵族处死。亨利八世一生结了6次婚,又以种种借口把其中的两任妻子送上了绞架,其中一位便是伊丽莎白一世的生母安妮。好大喜功的亨利八世在碌碌无为中死去,身后留下的是一个民穷财尽的烂摊子。 亨利八世画像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被史学界公认为英格兰历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从1558年登基至1603年逝世,伊丽莎白在位45年,这45年完全可与后来的“维多利亚盛世”相媲美。在她统治下,英国海军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在北美开拓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伦敦交易所开业;东印度公司成立……在其统治期内,英国的文学艺术也空前繁荣,涌现了莎士比亚、培根、克里斯托夫·马洛、埃德蒙·斯宾塞等许多名垂青史的作家。在伊丽莎白一世以69岁之龄辞世时,英国已取代西班牙成为居领导地位的欧洲大国。   与后世的许多英国王室的女性一样,伊丽莎白一世多愁善感,在感情上遭受了诸多挫折,她甚至为了国家和王室的利益,终身独守闺阁。在她生前身后,许多人都感到费解,甚至怀疑女王生理上有缺陷。举国上下都希望能够喝上女王的喜酒,国会恳求她与任何她所心仪的人结好,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她认为,如果她要嫁给当时刀剑相向、互为水火的法国或西班牙的君主,英格兰必然要选择支持其中的一方,从而将自己卷入战争,为此,她甘愿牺牲自己。臣民们尊敬地称她为“处女女王”,为表示对她的尊敬,第一块英国殖民地的发现者瓦尔特·罗利把大洋彼岸的这块殖民地命名为“处女地”,即今之美国弗吉尼亚州。   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英国王室经历了风雨飘摇的300年。此时,另一位伟大的女性担负起中兴大英帝国的重任,她便是出自汉诺威王朝的维多利亚一世(1819-1901)。汉诺威王朝是一个具有日耳曼血统的英国王朝,该王朝的第一位君主汉诺威选侯乔治·路易于1714年成为英国国王,称乔治一世。1837年,威廉四世死后,他的刚刚18岁的侄女维多利亚即位,成为汉诺威王朝的末代君主。维多利亚生于伦敦肯辛顿宫,父亲是肯特公爵爱德华,母亲是德国公主。但维多利亚只享受了8个月的父爱,父亲便离开了她。此后,小维多利亚一直在舅父利奥波德(后来出任比利时国王)的教育下成长。   在维多利亚的统治下,大英帝国的疆域不断扩展。虽然北美殖民地在此期间脱离英国独立,加拿大也获得了**上的自治,但加纳、尼日利亚、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罗得西亚和斯威士兰等非洲国家相继沦为英国殖民地,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保证海路的畅通,英军又占领了埃及。1877年新年,维多利亚被宣布为印度女王。   有历代名相的辅佐,才华并非出众的维多利亚一世有幸成为英国历史上和平与繁荣的象征,但婚姻的阴影却笼罩了她的大半生。1840年,登基仅三年、亲政伊始的女王与表哥、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阿尔伯特亲王结婚。两人感情深厚,始终恩爱如初,其家庭生活成为英国的典范。但阿尔伯特亲王1861年的早逝改变了维多利亚的生活,她至死也未能从亡夫的阴影中走出来。阿尔伯特亲王去世后,维多利亚女王便从公开场合退隐,她终生穿着黑衣,以示对逝去的爱人的追忆。悲哀中的女王并未废弃朝政,只不过隐身幕后进行管理。   维多利亚一生共生育了8个孩子。按门当户对的婚配原则,她将所有的孩子都与欧洲的其他王室联姻,如长女维多利亚嫁给了霍亨索伦家族(该家族是勃兰登堡-普鲁士及德意志帝国的主要统治家族)的弗里德里希三世,弗里德里希三世日后成为普鲁士国王和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即是她的亲子,拥有众多的王子、王孙和王室姻亲,所以维多利亚一世又享有“欧洲的祖母”之誉。维多利亚女王消息灵通,这对她调解国与国之间的危机颇有裨益。   维多利亚一世在统治英国长达60多年后,于1901年去世,但她开辟的“维多利亚时代”却一直延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841年出生的王储爱德华七世(1841-1901)在苦苦等待数十年后终于登上了王位,此时他已年近六旬。漫长而近乎无望的等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爱德华的少年壮志,他对女人和马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治理国家的兴趣。这一点,维多利亚一世恐怕难辞其咎,她在对爱德华七世的感情上存在着一种病态的敌意。爱德华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出生仅一个月便被母亲封为威尔士亲王。但阿尔伯特亲王之死,销蚀了女王对长子的慈爱,她固执地认为时任陆军军官的爱德华应对父亲的死负部分责任,为此,她一直不允许王储掌管国家、宫廷和王族的任何事务。 爱德华七世   失去母爱的爱德华七世却极受人民的爱戴,这多少弥补了他在感情方面的缺憾。人民爱戴国王,不仅是因为他和蔼可亲、讲究衣着、喜爱交际,更主要是由于爱德华七世留下的一份**遗产。爱德华七世在**上的最大成就便是与法国签订了一个协约,该协约确保了日后英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结盟,联手对付爱德华七世的外甥威廉二世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同盟“协约国”即源于此。1914年的9月5日,英、法、俄在伦敦签订协议,协约国正式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之后,大英帝国的王徽也黯淡了许多,昔日扬威四海的圣托里尼日不落帝国已呈日暮西山的衰颓之势。在世人的眼里,温莎家族的后人只能在情海中兴风作浪。甚至有人预言,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伊丽莎白二世将成为温莎王朝的末代女王。英国王室果真已弱如风中的蜡烛,疾风过后便灰飞烟灭,只留下一缕幽香让人回味吗?王室中人不这样认为,至少即位之初的伊丽莎白二世不这样认为…… 伊丽莎白王后与乔治六世全家福   温莎公爵挥挥手,告别了英格兰,在潇洒和哀怨中离去。其弟阿尔伯特在仓促之中接过了胞兄的权杖;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鲍斯-莱昂也从未奢望有朝一日能够母仪天下。当初她甚至拒绝了阿尔伯特的第一次求婚,只因为她讨厌镁光灯下的生活,但现在,为了国家和王室,她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丽莎白王后表现得非常英勇,连希特勒都咬牙切齿地骂她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女人”。战争期间,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的两个女儿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均住在温莎堡内。在战争进行到最惨烈的阶段,伦敦人每日都在空袭警报声中艰难度日。为安全起见,罗斯福总统曾要求印尼旅游 王后把公主们送到美国去,伊丽莎白王后予以婉谢:“没有我的相伴,公主们不会离开祖国;没有国王的相伴,我不会离开祖国;而国王当然是永远不会舍祖国而去的。”   不久前在其百岁华诞的盛典上,人们又看到了王太后蹒跚的身影。在这位百岁老人满脸的皱褶中,褪去的是青春和美丽,保留的是岁月和历史。 王太后和女儿共庆其百岁生日   纳粹德国的崩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满身疮痍的大英帝国随之又步入了另一个艰难、飘零的岁月。战后,昔日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相继弃旧主而去,追求自己的新生。南爱尔兰和印度半岛相继独立,非洲英属殖民地追求自由的斗争也风起云涌。1948肯尼亚旅游 年英国被迫从巴勒斯坦撤出,从而为以色列建国开辟了通途。到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二世继承王位时,昔日的大英帝国已沦为一个仰人鼻息的二流强国。 伊丽莎白二世   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的伊丽莎白在白金汉宫长大,曾先后获得伦敦大学音乐学士、牛津大学民法学博士、威尔士大学音乐博士、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是英国历史上获得学位最多、最高的女王。她在语言方面的天赋更是让人咋舌: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可惜的是,女王的才华因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无从施展。   与父亲登基时的情形相仿,伊丽莎白也是在匆忙之中被推上国王的宝座的。1952年2月5日,伊丽莎白公主夫妇正在肯尼亚旅行,下榻在阿伯代尔森林猎物保护区一个著名的“树顶酒店”。次日拂晓,一名副官匆匆来报:乔治六世溘然长逝,伊丽莎白巴厘岛公主已是大不列颠、英国自治领及其海外属地的女王了。此时,她年仅26岁。   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盛大的加冕仪式在伦敦举行,加冕仪式首次通过电视向全世界现场直播。伊丽莎白以一袭简朴的素白无袖长袍,开始了她的王者生涯。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女王,国家对她而言是至高无上的。为此,她认真地履行其自助游责任和义务。她每天都披阅文件,每周接见内阁首相,每年11月头戴王冠、手执节杖、身着盛装步入上院,在那里宣读由首相准备的议会演说。尽管出生日期是4月份,但女王直到6月份才允许为她祝寿,因为6月份是皇家活动最频繁的月份。在“嘉德节”这一天,佩戴着嘉德勋章(1350年爱德华三世颁发的系在左膝下方的英国最高级勋章)的骑士们齐集温莎堡,女王在万众瞩目下为杰出人士授勋。不久,著名的皇家阿科斯特赛马又在伯克郡的阿科斯特镇举行,那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赛事。   年复一年,女王以不倦之躯参加一项项公务活动。她每年要出席14次类a href="http://www.caissa.com.cn/ly/MalaysiaTourism.htm">马来西亚旅游 似“嘉德节”这样的颁发奖章和勋章的典礼,此外还经常代表王室去国外进行公务旅行。   女王虽然名义上是英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宗教领袖,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但实际上是统而不治,真正的权力完全在内阁,女王只不过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而已。女王所有的政务活动均由内阁安排,任命高级官员必须依照首相和内阁的建议。每届议会开会时,女王的演说词由首相代拟等等。按照现行的英国法律,如果将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呈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在上面签字。爱德华八世就曾抱怨,作为国王却无权去爱一个自己喜爱的女人。   相形之下,伊丽莎白二世的爱情和婚姻就比较圆满、如意。早在1939年随父王视察达尔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时,女王就认识了其远房表兄、希腊和丹麦亲王菲利普,并立刻爱上了他。1947年7月9日二人订婚,同年11月20日在西敏寺教堂完婚。当日,乔治六世即封菲利普为爱丁堡公爵。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很快生了两个孩子:查尔斯王子生于1948年11月14日,其妹安妮公主生于1950年8月15日。此后直到1960年,安德鲁王子才姗姗来到世上。最小的王子爱德华则于1964年出生。   查尔斯1981年7月29日与戴安娜·斯宾塞结婚。这也是英国王室成员第一国际合作交流次与本国人和非王室成员结婚。其实,戴安娜也是身价不菲:其父斯宾塞伯爵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时曾担任其侍从武官;戴安娜的祖母则当过王太后的侍女。由于戴安娜雍容华贵的气质,她立即征服了世人的心,成为人们“心中的女王”。在圣保罗天主教堂举行的世纪婚礼引起了举世轰动,有7亿人通过电视机观看了这对新婚情侣是如何允诺终身相守的。但此时,也许除了他们自己,无人能预料到10年之后,这对梦幻般的情侣便同床异梦。

升级   4.83%

4楼:地板
hunter1123 发表于 2009-11-30 18:47:51 | 只看该作者
手持电话筒的上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哪里找我们
Metro Theme for MYWEET
关于我们

浪漫部落,建立于2007年7月15日,是第一家以腾讯游戏为主题,以腾讯产品交流为核心的互动娱乐社区!在这里,所有人都是腾讯的爱者好,我们对腾讯新产品体验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欢迎加入我们,一起体验腾讯带来的精彩在线生活。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浪漫部落 - 浪漫森林 ( 桂ICP备06016749号-1 ) |

GMT+8, 2024-6-2 01:13 , Processed in 0.30104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