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介绍“十件或更少”是什么意思,它是一个超市中的术语,意指小数量商品结帐通道。在美国一些超市里,就以十件为标准,十件或数量更少就走这个通道,以避免被大数量通道过长的等候耗费时间。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就是“十件或更少”(英译:Ten items or less)通道的收银员。
“Ten items or less”通道的设置本是一个正常的物流设置,但有时,却会产生一些看来不甚合理的现象。大数量通道理应比“Ten items or less”通道繁忙,收争员的工资也应该比较高。但在一些特殊消费周期或者偏僻的地方,购买小数量商品的顾客远比大额商品顾客多,甚至会出现“Ten items or less”通道爆满而大额通道没人的情况。于是“Ten items or less”通道就会抱怨自己的工资又低却远比别人累。
由此带来的思考是,“Ten items or less”现象并非只存在于超市中,商品社会的其它部门,因为环境的不同也广泛地存在少拿钱多干活的现象,我们一般将此叫做不公平,而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一个非常符合商业原理的“Ten items or less”却造成了不公平,那么,这样看来,在生活的其它领域,我们也同样可以认为那些表面公平的秩序后面也掩盖着很多实质的不公正。
我们的“Ten items or less”小姐只是个普通的女孩,所以也只能不解和抱怨。真正的戏剧性在于,那个大额通道(影片中也称1号通道)的收银员不单在工作上占尽便宜,而且还抢了她老公!就犹如我们有时感觉到的不公正之下,还有更多的事实在加剧折磨我们的神经。
电影情节就是在这种细微的背景下开始的。一个过气的老演员四年没接戏了,他答应一家小制作公司出演一个超市店长角色,于是为了体验这个角色的现实感觉顺理成章碰上了“Ten items or less”小姐。糟糕的是,当他要回去时却发现剧组那个粗心的小伙子还没来,而且他的经纪人也联系不上,甚至因为刚搬了家,连自己家里的号码也忘了——呵呵,你要原谅这样糟糕的情节,因为这是电影,不然后面的故事就无法展开。不得已,他只得求助心情郁闷但还很善良的“Ten items or less”小姐把他送回家。
不过,因为时间关系,“Ten items or less”小姐在送他回家之前还得去参加一个建筑公司秘书职位的面试。于是他们一起去找“Ten items or less”小姐的前夫(或许不叫前夫,因为还没离婚)拿车钥匙。因为和前夫以及那个第三者“1号通道小姐”发生口角,他们打了一架(这是影片中唯一的“火爆场面”)。之后,他们开车去面试。途中,老演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言传身教试图改变“Ten items or less”那种悲观的自我定位。他们甚至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花了大量时间来谈人生、谈梦想。这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Ten items or less”小姐的确发生了改变。至少,她敢于面对仍然无法预料的未来大声说出:“我不会再涉足那间超市半步!”
在结尾,“Ten items or less”小姐送老演员回家,她被鼓励第一次开口向路人询问前进的方向。
糟糕的工作,失败的婚姻,甚至有可能无法生育,这是故事中“Ten items or less”小姐面临的困境。与此相似的是,平凡的我们很有可能碰上(或者已经碰上)。尽管敢于向顾客大声呵斥,敢于和高大的前夫厮打,敢于和一个陌生人独处几个小时,但“Ten items or less”小姐却不敢面对命运。失意在大多数时间就像一扇铁门,将我们困在命运的暗角,尽管我们十分勇猛,却没有摇撼它的勇气。
问题究竟在哪里?
正如影片里设计的那个巧妙的“老演员”角色,他演过很多角色,他经历过很多“角色”的生活,不仅是在戏里。所以,他说“我能看穿一个人”。同样的,他也可以看穿人的一生,道理再简单不过,因为他已经经历了一生。如果换作一个年轻人,“Ten items or less”小姐或许就不会那么虚心地听取他的建议,即使你或许生活经验也很丰富,口若悬河地对她讲一通也无济于事。这是该片一个成功的地方。
回到现实,当我们自己也处于迷茫中时,我们也应该像“Ten items or less”小姐那样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你身边的长辈。都说人生如戏,该影片就有这样的寓意:年长的人演过你那些角色,你不懂,照着演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