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市民,我后悔痛打了两个东北官二代
八年前的事情了,去虹口曲阳电影院看徐克的《七剑》。刚看了个头,后排就传来“劈劈啪啪”的声音,转过头只见是两男一女在磕瓜子。我面带微笑很礼貌地说:“呆勿起,母烦拿几噶豆勿要切估子好伐”?结果还是“劈劈啪啪”。想想上海人都拎得清的,大概是外地人,再很礼貌地转过头去用普通话说:“对不起几位,麻烦不要吃瓜子好吗?”
没想到后排那几个嚷嚷上了,一听就是东北那噶哒的:“嫌吵啊?嫌吵你到旁边看去!”
因海派文化的长期熏陶,我还是好脾气:“不好意思哈,电影院不让吃带响声食物的”。
俩男的一听就炸了:“吃了又咋滴!”“知道为啥还要吃么?因为你第一次对我们说的是上海话!知道不,最讨厌的就是你们上海人!”
懵了。上海人都不许在上海说上海话了?何况后来说了普通话么。不喜欢上海跑上海来干嘛?
没法讲理了,也不想影响其他观众,只能提前退场,去电影院外等着这俩货。不蒸馒头争口气。
电影散场,俩货带着那女滴出来了,被我拦住要求道歉。结果争了起来,边上乘凉的立刻围观,听明白了前因后果,都指责那俩货,我很欣慰,都说我们上海人各顾各怕惹事,今天才晓得并非如此。
那俩货年纪青青的却耍横,眼看惹了众怒,竟然脑筋搭错嚷嚷出“我怕谁?我舅舅是法院的!”这和几年后那句“我爸是李刚”如出一辙。说着竟动手一把推开我想溜。
海派文化在这时候也不管用了,我照准推我那货的脸上就是一拳,再朝裆里就是一脚!这一脚说重不重说轻不轻,但是如果不用菠铼仕忒,小弟弟至少半个月抬不了头,更别说碰女人了。边上那同伙刚一楞,我依葫芦画瓢同样是一拳一脚!俩货捂着小肚子回过神来想还手,边上围观的一拥而上把他俩掀翻在地一通猛K。
俩货还算硬气,虽衣服扯破了,蓬着头垢着面,但爬起来后还是骂骂咧咧。骂归骂,架是不敢打下去了,俩货掏出手机报警,指着我叫我“有种等着,有种别跑”。我说尽管放心,我不跑,就在这等着。
来了两部警车,我上了第一部副驾驶座,警察问我咋回事,我说那是俩东北官二代,舅舅是法官,骂我们上海人讨厌。警察一听蹦出仨字:“噶老卵?!”
那俩货和那女滴坐上了第二辆警车,一前一后去了不远的曲阳派出所。警察听完了前因后果,做了笔录,我拿出的是**,那俩货拿出的竟是学生证,东北啥大学的,这次跑上海来看同学。那女滴就是他们同学。警察说都大学生了咋还这么不懂道理?然后各打五十大板分别批评,最后问咋处理?让我们自己拿个主意。
我说我无所谓,听警察同志的。那俩男的也晓得理亏,其中一个凑上来说:“大哥,衣服你要赔的,看看,我们都是名牌”。我说我不认识名牌,干脆说吧,你要多少?他说好歹赔个500,我说最多100。警察打圆场,说那么就150吧。我二话不说掏了钱,那俩个拿了钱就走了。
回家后被老婆骂,说我发啥神经?!想想也是,看场电影却莫名其妙打了一架,给我们海派文化抹了黑。再想想那俩东北官二代挨了打却没怂,除了年纪轻不懂事乱耍横外,也算俩汉子。
以后不打架了,人家张艺谋不拍过一部电影么,叫“有话好好说”。是啊,退一步海阔天空,都要有话好好说。
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每个玩世不恭的人都会因为生活的洗礼而成长。 像这样的好贴子我们一定要顶
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溜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错过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总是最懂我的。我始终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
如若不是我爱你,怎会让你把我伤得那么彻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